制造大量原位实验工作同样佐证了该耗尽层的存在。而Li6PO5Cl具有更高氧化电位特征,平方更加有利于以薄层包覆在正极活性材料表面,作为减压材料。可见,家用3印机座新型缓冲材料Li6PO4SCl和Li6PO5Cl较Li6PS5Cl(1.7~2.19V)的电化学窗口大大提高。
【总结及展望】如上所述,公司通过材料基因组方法,公司通过系统地理论研究,对硫银锗矿Li6PS5Cl体系与金属锂的不相容性及其电化学稳定性做了详细分析,同时,通过对Li6PS5Cl进行改性,用O来替代其中的全部或部分S元素,设计出新型Li6PO5Cl缓冲层和电解质材料Li6PO4SCl。打大约(b)SSE|SSE间的固相界面问题。
制造图9:(a)全固态一体化锂离子电池设计图Li0.25MnO2|Li6PO5Cl|Li6PO4SCl|Li。
针对不同的电解质材料体系,平方通过有针对性地理论设计工作能为后续实验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思路,平方有助于我们在实验中解决该类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中存在的固-固界面问题。然而,家用3印机座全固态电池中的固-固界面的稳定性、家用3印机座兼容性、匹配度等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全固态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使得全固态电池的实用化之路充满诸多挑战。
(c)Li6PO4SCl,公司其中黑色虚线代表0 THz。文中详细的论证了Li6PO5Cl和Li6PO4SCl的能量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打大约保证实验上的可合成性。
图8:采用ATAT,制造分别计算(a,b)Li6PO4SCl和(c,d) Li6PO5Cl的电化学窗口。感谢五舟高性能计算,平方对本课题提供的服务器技术方面的支持。